1月17日至1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厦门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17日、18日下午,在厦门市悦华酒店,政协委员就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计划、预算报告展开了分组讨论。
经济组别的讨论会议由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傅如荣主持,莅临会议的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为助力厦门2035年实现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贡献政协智慧。
从海、陆、空交通基建深发开去
正所谓路通财通,目前厦门市交通基建进展迅速,具备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会议首先通过厦门海、陆、空三个角度的相关发展建议来导入议题。政协委员、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平谈到,厦门因海而设需要以港立市,立足厦门海洋国际中心的建设,将港口发展推向往更高层面。同时,要书写好“丝路海运”新篇章,紧抓时代新机遇,持续完善供 应链发展海洋经济。
政协委员、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灶提出要“全链条、系统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未来能促进现有的轨道交通与翔安新机场的衔接,更好地发挥翔安机场吸引航空货运,极大缓解厦门本岛客货交通混杂的问题。政协委员、厦门市公路局局长王巨创则表示要着眼于创新发展的眼光来助力公路建设。
谈到创新发展,政协委员、中铁海峡建设集团董事长孙桐林,政协委员、厦门证监局局长李永春所见略同。孙桐林指出,厦门可以尝试对标浙江、广东等地的创新模式,助力投资模式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李永春则说,需要多方合力推动创新资本形成,彰显好私募资金充足、管理人才充沛的显著优势,弥补规模小的劣势,引导社会资本、民间基金服务好初创性企业。
此外,在工业互联网化、数字产业化的背景下,政协委员、中国联通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陆震认为,城市应该实现本地数据归集,打破各行各业作为一个孤岛的情况,以开放的姿态助力“数字城市”建设。
通过创新发展观念的革新可以为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源源活水,“数字城市”建设则可以作为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紧扣台胞台企第一家园建成
锚定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以来,厦门对台融合加快推进,获批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也意味着这些领域的台胞台企将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那么这也为厦门持续推动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在未来十五年发展中赋予了更深刻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2020年批准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七家台资企业中,厦门就占到四家,对此,政协委员、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台资企业在厦门落地开花,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塑造的优秀的营商环境。在去年艰困的疫情大环境下,台资企业都有约20%到40%左右的逆势发展。”台资企业在厦茁壮成长是促进两岸之间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些企业二三十年前扎根厦门创业,配合厦门市政府跨岛大发展的政策,正逐渐从岛内迁往岛外。
“尽管现在政府比较倾向于招大商、招三高企业,但我在提案中指出,中小企业在台资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其中很多年营业额都达到2亿元年,多者甚至达到3亿至10亿元之间。在此情形下,是否可以建议政府针对纳税额、环保、投资强度这三大指标来综合评定企业,引导评定合格的企业落户到相应的产业园,使他们能够继续生根发展。”吴家莹相信,在多年的发展中,每一个台资企业与台胞对厦门这片土地含有乡情,也愿意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台商协会也将持续深化协助政府各项政策实施,顺应政府发展思路,推动闽台“四通三化”。厦门也将书写好“通、惠、情”文章,共同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金融强市需培育地方金融生态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是厦门市长期规划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金融产业大会,确定了“大力建设金融强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战略目标,随着金融强市建设成果逐步显现,厦门金融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吴瑞佳在会上提到要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展业环境、培育地方金融生态。当记者问到厦门应该如何推动金融强市时,她建议到,“着眼当下,把厦门现有的多张金融牌照做强做优,再逐步扩大发展范围。金融更需要注重高质量发展与股东回报,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更不能为求快速发展而牺牲一些合规、长远的理念。”
实际上,厦门具备着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天然土壤。厦门金融业质量高,银行业不良率只有1.04%,在一些金融稳定风险处置过程中,厦门是全国金融环境最稳定的地方之一。但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可能厦门还缺乏一个金融要素市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交易所。“厦门可以发挥天然优势,有选择性地引入与区域金融机构相适宜的、具有辐射力的金融机构类型。并在未来具备成熟条件的情况下,争揽交易所牌照。随着交易所牌照落地,金融企业也会随之鱼贯而入,对存款沉淀的带动也将十分可观。”吴瑞佳告诉记者。
政协委员们纵观大局,在其精修的领域上议政献策,共同推动厦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将厦门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厦门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