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市政协召开第4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今年的市政协重点提案正式确定为9件,由429件立案提案中遴选产生。提案委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在强化立案审查、提案督办、突出特色、示范带动上持续下功夫,推动提案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一、以质为先,强化精品意识
认真贯彻全国政协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要求,以“提案不在多而在于精”为导向,强化提案质量审查,着力强化提案审查及立案协商。截至目前,市政协共收到提案525件,其中大会提案521件,平时提案4件;包括委员提案303件,集体提案222件,经过大会初分初审、复审以及提案委员会终审,确定不立案提案96件,立案提案429件,终审立案率81.7%,提案同比数量和立案率有所下降,向“减量提质增效”转变。
二、提增效益,强化分级督办
立案提案已于春节前全部完成正式交办。今年提案将实行分级督办,不断完善监督性提案常委会督办、重点提案领导督办、重要提案专委会督办、一般提案提案委跟踪督办的体系,形成各方协同推进提案工作的良好格局。目前,正在市委办、市政府办和市编办协助下,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及时处置有异议的提案,合理调整提案承办单位,确保提案办理质量。为保护委员提案积极性,提案委已逐件梳理96件不立案提案,对不予立案的,将通过平台逐一答复提案者;对有价值的提案,提案委将通过平台转送社情民意信息或转送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或参考。
三、特色鲜明,强化服务发展
提案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更加贴近中心。紧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聚焦厦门“五中心一基地”、改革开放、人才强市战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岛湾一体和区域协同中的重要问题,为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更加贴近民生。坚持人民至上,强化“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责任担当,围绕扩大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利民之案、促惠民之举、谋为民之招。三是更加广泛深入。提案涵盖面广,涉及方方面面。集体提案222件,占全部提案42.3%,其中党派团体105件,界别104件、专委会13件。总体质量较高,呈现出案情分析深入透彻,提案撰写规范严谨,建议务实、富有操作性等特点。这些提案凝聚了提案者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社会关切与群众期待,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四、重点突出,强化示范带动
根据《厦门市政协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在市政协办公厅的统筹协调下,由提案委牵头,通过自荐、推荐、遴选、审议、阅批等流程确定今年的重点提案。重点提案的产生过程,具有选题具有示范性、建议突出靶向性、程序注重规范性等特点。9件重点提案来自9个集体和4名委员,主要内容有涉及经济建设的金融科技、制造业龙头等方面,有涉及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智慧交通等方面,有涉及社会建设的公共卫生、中小学教育、托幼一体化等方面,有涉及文化建设的弘扬“嘉庚精神”,还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九龙江引水工程等。其中,“关于完善厦门市保障性住房现政策的建议”和“‘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两件提案将作为监督性提案,由常委会重点督办,促进提案成果转化,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十四届市政协一次会议重点提案目录
序 号 |
案由(提案题目) |
提案人 |
|
1 |
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建议(2件并案) |
厦门市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
民革市委 |
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建议 |
民建界别 |
||
2 |
培育制造业龙头企业 壮大我市实体经济的建议 |
民建市委 |
|
3 |
加快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提升改造的对策建议 |
市政协人资环农委员会 |
|
4 |
关于完善厦门市保障性住房现政策的建议 |
农工党市委 |
|
5 |
关于厦门智慧交通提升的提案 |
汪卫东 |
|
6 |
后疫情时代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建议(2件并案) |
关于厦门市全市范围内提前做好应对新冠肺炎变异毒株临床特点变化的应对措施谋划的建议 |
王 斌 |
关于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保险机制服务厦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
蔡冬梅 |
||
7 |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3件并案) |
关于“双减”政策下优化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的建议 |
民进界别 |
校内外多元融合 助力课后延时服务全面提升 |
民盟界别 |
||
“双减”背景下校长、名师率先轮岗的对策建议 |
陈希梅 |
||
8 |
促进托育服务发展 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 |
医卫界别 |
|
9 |
弘扬“嘉庚精神” 推动更多海外侨胞融入厦门建设 |
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