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政协委员、厦门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陈小苑
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科主要开拓者林巧稚大夫是厦门鼓浪屿人,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人民的光辉事迹,在厦门家喻户晓并深深地影响了我市一大批医务工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华东地区委员、福建省妇产科学会委员、福建省妇产科肿瘤分会委员、福建省微创外科分会委员,厦门市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市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农工党海沧总支主任、海沧区政协常委、市政协委员陈小苑大夫,就是一位从小立志以林巧稚大夫为楷模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志存高远——练就一身本领为解除患者痛苦
带着对中国妇产科学先驱林巧稚大夫的仰慕和崇拜,陈小苑考上了福建医科大学,1984 年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当时位于鼓浪屿的厦门市第二医院妇产科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在近30 年的从医生涯中,她像林巧稚大夫一样,心中装着妇女、儿童,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以良好的医疗道德风尚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所热爱的医疗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奉献。
为解除女性患者传统开腹手术的痛苦,陈小苑大夫从1994 年开始探索并率先在我省开展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她在妇科腔镜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手术技能也非常娴熟。据统计,她已成功实施1.5 万余例的腔镜手术,现妇产科的剖腹手术,有85% 左右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厦门市第二医院由她主导的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在我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妇科腔镜技术的开展,大大地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还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仅此一项就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在岛内外、周边及闽西南地区的许多病人都慕名来找她看病,找她做腔镜手术。她一天的门诊经常达百余人,一天的手术经常有7-8 台,长年累月不记报酬、加班加点的看门诊、做手术,超负荷的工作,从不叫苦叫累。有一次她因过度劳累而晕倒在手术台上,同事们纷纷劝她下手术台,但她只是靠着墙边休息了一会儿,喝了口水,又继续手术,在接连完成了两台必须由她来做的手术后,才休息下来。患者家属感慨万千,说看到陈主任这么累,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而她却说,既然踏入了医学的殿堂,就意味着要奉献出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心血!
妙手仁心——医者的追求就是为病者谋幸福
陈小苑大夫热情、开朗、乐观向上,曾先后荣获过“特区建设青年突击手”、“林巧稚精神奖”、市直机关“十佳女性”、厦门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工作成绩非常突出,但她从不以功高自居,平素为人谦逊随和,待人真诚,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工作为先,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同事的相处融洽,关心体贴,都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对待来诊的每一位病人,都精心制定诊治方案,首选价格低、效果好的治疗用药,从不开昂贵的药品,力求做到经济有效,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陈小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观察力深刻敏锐,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严谨细致,有着高超的艺术和独到的见解。她擅长女性不孕症的诊治,特别是输卵管性不孕症及子宫良性病变导致的不孕症,开展宫腹腔镜的联合诊治,使许多不孕家庭有了孩子的笑声。近几年,她还介入女性泌尿外科领域,开展“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及“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的微创手术,使许多老年妇女难以启齿的病症——尿失禁获得了彻底的治疗,大大提高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有一位常年不得不穿纸尿裤的退休女职工,病愈后动情地拉着陈医生的手说:“陈主任,您让我获得新生,可重返社交圈,做我想做的事”。
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妇科腔镜技术在厦门市第二医院妇科得以普及,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手术适应症范围逐渐拓宽。现大于10cm 的子宫肌瘤的腹腔镜下剔除、大于10cm 的卵巢囊肿的剥除、子宫大于妊娠4 个月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失血性休克的宫外孕手术、妇科早期恶性肿瘤的腹腔镜下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于4 厘米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宫腔镜手术等都能有效处理。曾有一名未婚的24 岁年轻女性,因月经过多造成严重贫血,慕名找到陈小苑主任,诊断子宫多发性混合性肌瘤伴重度贫血,陈小苑主任为病人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先行腹腔镜下浆膜下、壁间肌瘤切除,第一次手术取出36 个肌瘤,药物治疗3 个月后,再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取出16 个肌瘤,为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现患者已生育了2 个健康的宝宝,她逢人就说,“没有陈小苑主任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情系乡村——病人的利益就是医生的选择
2004 年,厦门第二医院由鼓浪屿搬迁到了集美。医院整体搬迁到岛外后,对家住岛内的陈小苑大夫来说,上班多有不便,若想自己方便一些,留在岛内相应的医院工作,作为厦门名医的她,就是自己不提,也会有许多机会,非常容易。也就在这时,岛内多家条件更好的医院,瞄准了机会,找到了她,都要求陈小苑大夫调到他们医院去工作。但她想到许多农民姐妹更缺医少药,陈小苑大夫毅然决然无条件的随医院来到岛外集美上班。她不仅医术好,医德更高尚,对待病人更是满腔热情,从无城乡之别,贵贱之分,从不以医谋私。特别是对待从农村来的患者,她总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只要病情需要,她随时都会来到病人身边。为方便农民朋友看病,她经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下乡义诊,为当地的农民姐妹送医送药,做妇科普查、健康教育、咨询等,她的足迹早已遍布岛外各区的贫困村庄。因许多妇科疾病若久治不愈,会使患者和患者家属产生心理阴影,导致心理疾患
的发生,为使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妇科病友走出心理阴影,积极地走向社会,提高她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她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不仅当好妇产科医生,医治病人的病痛,还努力当好妇产科的心理医生和家庭矛盾调解员,不厌其烦的为病人讲解病因、发病经过、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与病人进行很好的沟通,做病人的知心朋友。由于她时时刻刻都在为病人着想,因而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充分信任,许多患者都愿意把家常事、隐私告诉她,而她对病人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也化解了许多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心理上遗留的阴影,调解了许许多多家庭矛盾,让一些面临破裂的家庭再现了和谐和温馨。她经常对医学生及下级医生说,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冷漠;多一点沟通、少一点隔阂;多一丝宽容、少一丝计较;多一些付出、少一些索取,不仅能更加有效地治愈患者,也完全可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能为社会和谐的做些贡献。
责任为重——本职和委员的平凡岗位铸就辉煌
为了让年轻医生尽快成长,在医疗操作中,陈小苑主任总是手把手地教,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为了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她还根据医生的专长和特点进行选题,指导他们开展课题研究、新技术应用和撰写论文。由她组织的研究课题“电视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电视腹腔镜手术多学科临床应用研究”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厦门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常见类型调查”、“经阴道声诺维超声造影与宫腹腔镜检查对比评价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等课题获厦门市卫生局科研立项,现已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她所在的科室(妇科腔镜专科),被市卫生局定为“规划重点专科”,被福建省卫生厅确定为“妇科腔镜技术培训基地”。年轻医生常说,有陈小苑主任在他们身后,他们感到踏实有信心,和她在一起工作就有一种动力,一份执著。
陈小苑主任是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同时还兼任农工党海沧区总支主任。在每年的“两会”上,她都要为老百姓的民生议题,积极调研并撰写提案,如“关于对贫困家庭 0-6 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的建议”是海沧区2010 年的重点提案,并在海沧区率先实行;“关于在我区建立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建议”获2012 年度海沧区优秀提案,并促成海沧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海沧区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意见》的出台。她多次被评选为海沧区“优秀政协委员”。作为市政协委员,她踊跃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种调研考察和视察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多次捐款、捐物资助灾区及贫困儿童;经常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参加市政协机关组织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姐妹讲授妇女保健知识。作为民主党派的基层领导,她热心党派工作,积极组织支部活动,多次被农工党厦门市委授予“党务工作先进个人”及“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在她担任总支主任的这些年,海沧总支被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福建省委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