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杨军:心系民生 善学善思
发表日期:2024-08-26 08:38:00  【字体: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厦门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厦门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杨军对自身角色的深刻洞察。杨军在参政议政领域已深耕二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2002年,杨军进入农工党市委机关的大门,从此便与参政议政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他始终以服务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己任。“我们以提交提案和反映信息等方式参政议政,将思考和建议传递给党委政府,助力有关部门决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身为农工党成员,关注医疗卫生是杨军的分内之责。他孜孜不倦地关注医疗卫生领域,撰写多篇提案,特别是结合厦门市全面实施“健康厦门”战略,从完善基础医疗、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体系,到健全心理卫生服务网络,杨军都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今年以市政协农工党界别活动小组名义提出的《进一步提高我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促进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设》被遴选为市政协2024年度重点提案。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杨军对老龄事业的发展也格外关注。去年,农工党厦门市委员会承接了市政协重点课题——完善厦门市老年教育体系。为深入了解老年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杨军牵头成立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先后前往苏州市老年大学、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老年大学、南通市老年大学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两地在完善老年教育体系方面的相关举措、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经验。在苏州,课题组被当地创新的老年教育模式所震撼。“我们看到了模块化、直观化的老年网络课程,极大地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杨军回忆道,“基于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他们专门设立了方便快捷的线下办理流程,让老年人可以轻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一点给我们很大启发。”

  回到厦门后,杨军和课题组立即着手调研厦门的实际情况。他们多次走访厦门老年大学,与学员和教师深入交流,多次召开讨论会,集思广益,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了大量老年学员的需求和建议。例如,有的反馈课程排期太密,有的对课程与楼层的搭配有建议,有的希望增加更多适应时代背景的新媒体课程。最终,杨军提出了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多项建议,他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不仅能够改善老年教育的内容,还可以优化老年人的学习环境。”


  目前,杨军正密切关注新政策、新形势的变化,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考如何使各项改革措施在厦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杨军看来,政协委员的使命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提案工作之外,杨军还特别重视社情民意信息的反映,他认为这是委员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提案通常在每年年初的政协大会上提交,而社情民意信息则是日常工作的基本功,体现了对国家社会民生的关心关注。”长期以来,杨军始终坚持撰写大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即便在担任专职领导后,他也仍坚持笔耕不辍。

  据杨军介绍,最近三年,他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已超过500篇。在注重委员个人履职的同时,杨军更致力于发挥团队作用,带领界别委员和农工党党员积极参政议政,培养机关年轻干部和党派后备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资深参政议政工作者和市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本人也获评2022、2023年度市政协优秀委员。未来,杨军还将继续努力,为厦门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市政协办公厅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