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吴启锋:十年坚守 诠释医者仁心与委员担当
发表日期:2025-10-22 08:37:00  【字体:   




  在厦门医疗卫生和政协履职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个身影始终忙碌而坚定,他就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市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兼职副主任、医卫界别召集人吴启锋,以医者仁心治病救人,以委员担当建言献策,在十年履职岁月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2021年,被市委授予市政协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2、2023年,被授予市政协优秀委员荣誉称号;2022年,医卫界别活动小组获评先进界别活动小组荣誉称号。







凝聚界别力量  践行使命担当

  作为医卫界别召集人,吴启锋将政协各界别形象地比作地球上的经线,“每一个界别委员都是行业内的开拓者,亦或是创造者、深耕者,我很高兴与这些界别精英结识,能够拓展视野、提升自我。”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多次以界别活动小组名义在《厦门政协》杂志、“政协之声”、“政协视点”等宣传阵地上发稿、发声,积极发出医卫界别的声音。

  吴启锋带领医卫界别委员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重点课题调研。2021年,医卫界别提交了《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青少年茁壮成长》提案,深入梳理了疫情影响下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被遴选为重点提案,有力推动厦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为应对厦门市人口逐步趋于老龄化的现状,医卫界别紧抓热点,积极开展家庭病床建设调研活动,2022年提交了《加快家庭病床建设,服务老龄化社会》调研报告,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问题,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由机构向家庭有效拓展和延伸。

  “提出一个提案,首先要对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具体规定有充分了解,具有较高的站位,从小切口入手,才能有的放矢。”吴启锋在履职过程中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2021年,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婴幼儿照护服务难题急剧显现。吴启锋带领医卫界别抓住“谁来育,怎么育”这个公众热切关注的话题,组织开展“关于加强托育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管理”界别课题调研。委员们深入社区、托育机构、幼儿园等地,与家长、从业者、管理人员等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托育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在2022年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医卫界别活动小组提交的《促进托育服务发展 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提案被遴选为市政协年度重点提案,为推动厦门托育服务发展和托幼一体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后,吴启锋带领医卫界别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助力“健康厦门”建设。2023年提交了《关于在厦门市各区建立健康科普宣教站的提案》《关于三级综合医院中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建议》《关于以中医为基础,推进生殖健康的建议》等多件界别提案;2025年提出了《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载体 丰富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等提案,积极发出界别声音。

探索医改新路  开出治病良方

  “以前我们常说中西医融合、中西医结合,但我觉得都不够准确,中西医协同才能互取所长,发挥最大效用。”吴启锋一直对慢性病防治工作深感忧心。他敏锐地察觉到,当前慢性病管理存在资源分散、服务脱节、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他在参与2025年度省政协专项民主监督课题“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医防协同融合水平”时,提出采用“三师共管”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提升基层慢病健康服务能力。在该模式中,专科医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负责对患者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治疗及检测方案;中医师、全科医师则凭借中西医特色优势,综合运用内治、外治等多种手段,改善患者症状;健康管理师作为医患之间的桥梁,承担着重要的健康指导、科普宣教任务,不仅引导患者正确用药,还帮助他们科学检测身体指标,进行规律复诊。

  在解决慢性病门诊下沉难、全科医生不足、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紧缺问题上,2018年吴启锋提出《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提案。他建议调整全市基层机构人事编制政策,合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提升家签团队服务能力,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允许符合条件的医师多点执业;鼓励退休医师参与到家签服务;做实专家下社区,通过“传帮带”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注重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做实做细家签服务,发挥厦门“三师共管”团队优势,实现上下联动及转诊服务、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更好地整合服务资源。提案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生慢病管理能力,健全了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慢病防治体系,有力助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发展。


十年初心不改  践行医者担当

  吴启锋还将目光投向健康服务和医疗宣教领域。自医卫界别委员联系点在思明区厦港街道巡思顶社区设立以来,他充分发挥医卫界别“带头人”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精心制作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展示医学知识,将丰富实用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居民手中,医疗人员现场解答居民的健康疑问。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吴启锋履职的第十年,即将退休的他,心中仍有诸多牵挂:科学营养如何指导促进康养事业发展、怎样大力推进老年认知障碍的社区筛查、中医药文化又如何提高普及率、我市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生态怎么加速构建……这些议题依然萦绕在他的心头。

  回顾十年履职路,吴启锋感慨万千:“政协是很锻炼人的地方,它提供了一个沟通协商的平台,在协商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交流和沟通,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路径和对策。”从治病救人的医者,到为民发声的政协委员,作为医者,吴启锋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患者,用一技之长帮助病人解除病痛;作为市政协委员兼医卫界别召集人,他尽自己所能反映民意、建言献策、为民发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八个大字: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