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陈联合:侨生 侨缘 侨官
发表日期:2012-12-27 12:48:00  【字体:   

 

——记全国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原市

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陈联合

 

 

2008 3 7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参加讨论的时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陈联合亲切握手

在厦门侨界、在东南亚许多华人社团、在海内外集美校友中,提起陈联合几乎无人不知,他为人厚道、笑容满面,一口带有印尼口音的普通话,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篇文章是2010 5 月应香港集美校友会会刊约稿而作,然而为尊重陈联合本人意见没有发表,当时他很认真地对我说:“等我离开侨联主席岗位后再写吧……”

侨 生

1944 1 月,陈联合出生在印尼美丽的巴厘岛,父亲陈清江是位祖籍安溪的爱国侨领,曾多次参与接待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陈毅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父亲的影响下,陈联合的两位姐姐于1958 年回国就读集美学校,为弟弟陈联合开辟了回国之路。

1960 年初,印尼反华排华加剧,禁止华侨在印尼县级以下地区经商,甚至不准华侨在县级以下地区居住。当年9 月,陈联合等一批侨生为了尊严,为了自由,为了实现“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理想,抱着拳拳爱国之心,毅然离开父母、离开印尼的家,于1960 年乘中国接侨船大宣安号回到祖国,就读集美侨校高三(1)班。

在集美侨校时期,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陈联合和所有侨生一样,克服了现在年青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坚守学习岗位,同时享受到国家给予海外游子力所能及的照顾。经过二年的学习,1962 8 月,陈联合考上华侨大学,就读热带作物系热带作物专业。

在“侨校”、“华大”,陈联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事事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多次受到表扬。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也没有改变其一颗赤子之心。1968 8 月,他随同“华大”学生赴漳州市浦南6680 部队农场参加劳动锻炼,19703 月,到华安县革委会学习班工作,1973 8 月,调到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担任技术员。

回国半个世纪,作为归侨,陈联合同样也走过许多不平凡的路,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虽然归侨的满腔热血遭受历史的嘲弄和冲击,海外赤子仍然坚信我们的伟大祖国,仍然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辛勤耕耘、努力耕作,始终无怨无悔。

侨 缘

或许“侨缘”难断,1977 1 月,陈联合调至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任技术员。该引种场( 后改称引种园) 是于1958 年秋,由时任厦门侨联主席颜西岳等归侨,满怀着丰富祖国故乡植物品种的愿望,在鼓浪屿西南角创办,并从此开创了通过华侨渠道开展国际引种工作的范例。

虽然引种场在“文革”中遭到摧残,但在陈联合等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引种场由“文革”前的40 多个品种发展到13 120 多个品种,其中有优良的水稻品种,番橄榄、无籽番石榴、西番莲等亚热带果树品种在厦门开花结果。

1984 6 月,陈联合升任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主任。他继承老领导艰苦创业的作风,积极参加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促进“内联外引”,开展华侨引种工作。他勤劳扎实,团结同志,关心集体,以园为家,多次通过自己的海外亲属朋友引进良种,带领全园同志把引种园建成一个既是植物引种中心又是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植物公园的游览胜地,并多次接待中央、省市领导陈慕华、林一心、胡平、邹尔均等到引种园参观考察。

由于成绩突出,1983 11 月,陈联合在厦门市第九次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上当选副主席,并于19844 月代表侨界出席厦门市第八届青年联合会,当选市青联会副主席。

1987 12 月,陈联合作为侨界代表出席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常委会副主任,之后不久又当选全国侨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陈联合在任代表和委员期间,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这份荣誉,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尽心竭力为民服务、为侨服务。

1992 3 30 日,在厦门市侨联第十一届三次全委会上,陈联合当选厦门市侨联主席。

从此,他真正走上了“侨官”的专职道路……

侨 官

在厦门侨界和福建省侨界,陈联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侨界长者。

1983 年当选厦门市侨联副主席、主席至今,陈联合已经历任第910 届厦门侨联副主席,第11121314 届主席的“侨官”;

1987 年至2007 年的二十年,陈联合连续五届兼任厦门市第89101112 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7 4 月,兼任厦门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

1988 年陈联合又先后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 年被推荐为全国政协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委员。

陈联合自1987 年已经是市级领导,然而他始终谦虚处世、谨慎做人,依然保持了踏实、低调的做事风格,从来不以市领导自居行事、或为家属子女谋求私利,他把自己“准确”定在侨联主席的“位子”,

以主席的职责和心态服务广大归侨侨眷,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做奉献。

作为侨生,作为侨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前沿的归国华侨、集美校友,陈联合继承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前任主席颜西岳爱乡、爱侨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统战事业和侨务工作;他一心为公,勇于开拓,为人诚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为侨联工作兢兢业业。

他积极、热心为侨港澳台同胞服务,在海外有较大影响,深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尊敬和赞誉。2010 11 月,厦门侨联举办成立60 周年盛典,迎来中央多位部级领导人和200 余位海外华人华侨,这和陈联合个人的影响与努力是分下开的。

在陈联合主席的带领下,20 多年来,厦门市侨联坚持以侨为本、热心为侨服务,做到贴近归侨侨眷、贴近基层、贴近工作实际,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维护侨益、发挥侨力,先后获得“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基层组织”、“全国侨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陈联合每年出席全国人大、政协会议,都会带上涉侨的提案、建议案,围绕“侨中有台,台中有侨”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构筑发展厦台两地合作交流桥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他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与港澳侨友的联系,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为构建和谐厦门、幸福厦门添砖加瓦做出了积极贡献。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